版权所有: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网站标识码:4100000074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大河网 访问量:90935966
地址:郑州市黄河路11号 电话:0371--65683887 备案序号:豫ICP备20007201号-1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432号
小麦
市场行情综述
1月份,国内小麦市场在粉企春节备货、贸易商挺价以及玉米价格连续上扬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整体呈现温和调整态势。下游面粉购销整体依然疲软,仅小包装高品质面粉节前走货较好,部分企业提早在1月中旬就停工放假,小麦市场切换“春节时间”较往年提前。
小麦生长情况
中央气象台监测,截至1月末,新疆、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及黄淮大部冬小麦处于越冬期,江淮、江汉和西南地区大部处于分蘖至拔节期,云南局地进入孕穗至抽穗期。1月份,北方冬麦区气温偏高、墒情适宜,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分阶段来看,1月上中旬,北方冬麦区大部气温偏高1~2℃,且气温变化较平稳,利于小麦安全越冬。进入1月下旬,受寒潮天气影响,我国麦区普遍出现降温降水过程,其中新疆北部、西北地区中东部、华北、黄淮、江淮、江汉等地出现降雪、雨夹雪或雨转雪,累计降水量有5-25毫米,陕西中部、河南、湖北北部、安徽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区达25-60毫米。雨雪过程增加土壤水分,缓解部分麦田前期旱情;同时积雪覆盖利于田间保墒保温,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
市场供需情况
1月份,国内小麦市场呈现温和调整态势。一方面,市场供应充裕,各级储备粮进入轮出高峰,贸易商也积极出货,尤其是在春节前夕,为了快速回笼资金、降低库存,加大出货力度,市场承压明显。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相对疲软,面粉企业因面粉市场购销清淡,对小麦采购谨慎,原粮建库存备货心态保守。不过,随着春节临近,部分粉企仍有一定备货需求,一定程度上支撑小麦价格,但整体拉动作用有限。此外,小麦价格在跌至托市价格附近后支撑力度有所增强,叠加进入1月份后玉米市场价格出现小幅回升,市场情绪逐渐修复,抑制麦价下跌趋势。
进口方面,小麦进口量下降。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12月我国进口小麦15万吨,同比减少74.5万吨。另据统计,2024年全年共进口小麦1118万吨,同比减少92万吨,减幅7.6%。2024年我国小麦进口仍处于历史高位,其主要原因:一是国际小麦价格相对较低,进口理论利润较好。二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特异性需求增加带动进口高品质小麦。
价格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月27日,河北石家庄地区普通小麦进厂均价为2380元/吨,与月初持平;山东济南地区为2400元/吨,上涨20元/吨;河南郑州地区为2380元/吨,下跌20元/吨;商丘地区为2390元/吨,与月初持平;江苏徐州地区为2410元/吨,下跌10元/吨;安徽宿州地区为2400元/吨,上涨10元/吨。
面粉麸皮情况
1月份,面粉市场购销略有好转,不过旺季却未展现出应有劲头,“旺季不旺” 特征依旧显著。2024年四季度,小麦价格震荡下行,面粉经销商看空市场,备货积极性弱。元旦过后、春节临近,市场备货增加,市场交易氛围有所升温。然而当前面粉市场供应充足,竞争激烈,限制面粉价格涨幅。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显示,1月22日,临近春节,部分粉企提前放假,受调查面粉企业开机率38%,月环比下跌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同期,华北黄淮制粉企业平均理论制粉利润-35元/吨。其中,河北石家庄-21.9元/吨,山东济南-39.3元/吨,河南郑州-43元/吨。另据监测显示,截至1月27日,河北石家庄粉厂面粉出厂价为2700元/吨,山东济南为2700元/吨,河南郑州为2680元/吨,江苏徐州为2700元/吨,安徽宿州为2700元/吨,均与月初持平;商丘为2710元/吨,上涨20元/吨。
1月份,国内麸皮市场整体处于供需两弱状态,价格窄幅波动。元旦过后,饲料养殖企业备货进入尾声,市场购销下降,局部出货压力较大,部分制粉企业压价消化库存。另外,当前玉米、豆粕价格较低,玉米胚芽粕等替代品性价比更高,企业采购麸皮意愿不高,亦利空麸皮市场走势。
价格监测显示,截至1月27日,河北石家庄麸皮出厂价格为1670,较月初下跌50元/吨;山东济南为1670,下跌50元/吨;河南郑州为1740元/吨,下跌10元/吨;商丘为1660元/吨,下跌50元/吨;江苏徐州为1710元/吨,下跌50元/吨;安徽宿州为1720元/吨,下跌40元/吨。
后市预测
预计节后小麦市场或将继续承压运行。根据市场信息反馈,目前基层余粮较往年有所增加。随着天气回暖、春耕启动,基层售粮压力预计将进一步加剧。与此同时,各级储备粮和贸易商将在节后加大出货力度。从过去两年的市场情况来看,不能排除一些市场主体为尽快完成销售任务而采取降价促销的策略。不过,后期小麦价格进一步下跌的空间预计有限。目前,产区小麦市场价格已经基本回落至政策底部附近,政策性底价将为小麦市场价格提供强力支撑。同时,春节后玉米购销将迎来高峰期,考虑到农户余粮较少、中储粮收购规模扩大、进口保持低位等利多因素影响,玉米价格有望稳中趋涨。玉米和小麦互为顶底,玉米价格上涨,一定程度上将会提振小麦市场信心。
玉米
市场行情综述
1月份,国内玉米市场在中储粮增储扩大、春节临近上量减少等因素影响下,玉米价格呈现震荡上行态势。展望未来,随着国内玉米售粮进度快速推进,以及中储粮持续增储和深加工等下游持续采购,影响市场对春节后玉米行情的预期普遍偏向乐观。
监测显示,截至1月下旬,河南焦作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213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60元/吨;山东寿光2090元/吨,上涨90元/吨;河北秦皇岛2060元/吨,上涨80元/吨;锦州港主流收购价2070-2110元/吨,上涨90元/吨;蛇口港二等玉米报价2250-2270元/吨,上涨90元/吨。
市场供应情况
1月份,国内玉米收购进度持续偏快。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估算,截至1月15日,东北三省一区售粮进度为55%,华北地区玉米售粮进度约56%,较上年同期明显偏快。整体来看,当前全国售粮过半,市场余粮明显减少,基层贸易企业存粮心态有所改变,收粮存粮积极性有所提高。中储粮增储继续增加收储库点,叠加市场节前集中备货,玉米市场悲观情绪快速修复。据统计,截止1月18日,共计发布收储库点168家。进口方面,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12月我国进口玉米34万吨,环比增加4万吨,同比减少461万吨。2024年全年累计进口玉米1364万吨,同比减少1349万吨。新季玉米上市以来,国内玉米价格连续下跌,而国际玉米价格则呈连续上涨态势,进口玉米价格优势丧失,进口量已连续5个月不足50万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24/25年度玉米及其替代谷物进口量为2300万吨,同比降幅50%左右。进口玉米规模下降,新年度国产玉米需求结构性增加。
市场需求情况
元旦过后猪价依旧位置震荡偏弱态势,不过随着春节临近,猪价出现企稳反弹迹象。据饲料行业信息网统计,1月24日,主流市场外三元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5.70元/公斤,较月初下跌0.98元/公斤;内三元15.30元/公斤,下跌0.98元/公斤。农业农村部数据,12月末,全国生猪存栏42743万头,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078万头。2024年下半年以来,能繁母猪存栏基本维持稳定增加状态,以此推算,2025年上半年生猪市场供应压力依然较大。深加工方面,行业需求整体偏强。淀粉深加工企业利润有所回落,开机率仍较高;玉米酒精加工亏损,开机率一般。Mysteel数据显示,截至1月第3周,玉米淀粉库存90.55万吨,上周89.9万吨,去年同期67.15万吨,同比增加23.4万吨,增幅35%。截至2025年1月15日,全国12个地区96家主要玉米加工企业玉米库存总量625.1万吨,增幅5.11%,明显高于去年同期及五年平均水平。
后期走势预测
预计春节后国内玉米市场延续整体上行趋势。产区售粮进度过半市场供给压力缓解,叠加中储粮继续增储、进口玉米减少及节后补库,市场供需持续改善提振购销情绪,利好价格走势。但需警惕产区气象特征改变加速农户售粮,导致阶段性价格波动。
稻谷
市场行情综述
进入1月,尽管元旦和春节的备货活动带来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各级储备的轮入进入尾声,需求却有所减弱。与此同时,各级储备稻谷持续轮出也在补充市场有效供给,市场供需形式未出现明显改变。节日消费对稻米市场消费拉动有限,米企订单增量未达预期,叠加国际米价持续下跌,影响企业采购心态谨慎,部分企业提前放假。
截至1月末,湖南长沙普通中等中晚籼稻收购价格为2650元/吨,较上月末上涨40元/吨;广东广州3030元/吨,下跌50元/吨;河南信阳2460元/吨,下跌20元/吨;安徽合肥2600元/吨,下跌10元/吨;江西南昌2600元/吨,下跌10元/吨;湖北武汉2640元/吨,与上月末持平。粳稻方面:黑龙江佳木斯圆粒粳稻收购价格2635元/吨,与上月末持平;江苏南京普通粳稻2870元/吨,上涨10元/吨;安徽合肥2880元/吨,上涨20元/吨;吉林长春2900元/吨,下跌20元/吨;辽宁沈阳2940元/吨,下跌130元/吨。
市场需求情况
随着春节的临近,大米市场继续呈现出“稻强米弱、供强需弱”的态势,节日的提振效应有限。下游终端消费保持平稳,企业的库存基本能够满足春节的消费需求。多元采购变得更加理性谨慎,企业主要按需补库以保证订单的顺利进行。此外,部分省市地方储备的成品大米销售投放力度加大,大米价格上涨的动力不足。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月末,江西南昌晚籼米出厂价3860元/吨,广东广州4380元/吨,河南信阳3890元/吨,均与上月末持平;福建福州4360元/吨,下跌40元/吨;湖北武汉4000元/吨,下跌20元/吨;湖南长沙3880元/吨,下跌10元/吨。黑龙江圆粒粳米出厂价3640元/吨,吉林长春普通粳米4360元/吨,均与上月末持平;江苏南京3830元/吨,上涨20元/吨;安徽合肥3760元/吨,下跌40元/吨。
国际大米情况
进入2025年,由于印度全面放松了大米出口,国际大米价格继续呈现下跌趋势。截至1月末,泰国5%破碎率大米的FOB报价为469美元/吨,较上月末下跌了54美元/吨;越南5%破碎率大米的FOB报价为415美元/吨,较上月末下跌了95美元/吨;印度5%破碎率大米的FOB报价为431美元/吨,较上月末下跌了20美元/吨。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我国大米进口量为38万吨,同比增加了63.9%;而1月至12月累计进口大米为166万吨,同比减少了37.1%。
后市预测
鉴于国内供需宽松以及国际大米价格下行的压力,市场利空因素逐渐增多,预计节后稻米市场或呈现稳中趋弱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