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光临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网站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河南省人民政府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 > 粮食工作数据

河南粮食市场2月份价格分析

来源:河南省粮食交易物流市场有限公司 时间:2025-03-05

小麦

市场行情综述

2月份,国内小麦价格总体呈现上扬态势。节后,市场流通粮源减少,贸易商持粮待涨心理增强,市场供应阶段性偏紧。同时,面粉企业节后陆续恢复生产,对小麦需求增加,库存不断消耗,企业提价收购小麦意愿增强。另外,玉米价格的快速拉升也对小麦价格产生联动效应,小麦饲用替代逐渐显现,也进一步支撑小麦市场预期。

小麦生长情况

中央气象台监测,2月,北方冬麦区大部气温接近常年,降水偏少但大部土壤墒情适宜,水热条件利于小麦安全越冬和萌动返青。其中6-8日寒潮过程期间,冬小麦仍处于越冬期,大风降温天气对小麦无明显不利影响。2月中旬后期冬小麦由南向北陆续萌动返青,至月末,西北地区中东部、华北、黄淮冬小麦返青站点比例分别为20.6%、37.5%和45.5%,返青进程基本接近常年同期;卫星遥感长势监测显示有88.2%的冬小麦长势与上年同期相比持平或偏好。3月初,我国中东部出现大范围雨雪和大风降温。寒潮降温天气对于冬前已经出现旺长和目前有旺长趋势的麦田,能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可灭杀部分越冬虫卵病菌,压低病虫发生基数。雨雪降水可以有效补充前期降雨量不足,旱情已经显现的麦田,尤其是无水浇条件丘陵旱地麦田,土壤墒情满足了小麦返青起身期生长对水分的需求。中央气象台预计3月,北方冬麦区大部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利于冬小麦返青起身和拔节。建议各地根据苗情和墒情,科学运筹肥水,控旺促弱,促进小麦形成合理群体结构,为丰产打好基础;此外,降水偏多导致小麦纹枯病、根腐病、茎基腐病等根茎病害发生风险较高,各地注意做好防控工作。

市场供需情况

2月份,国内小麦市场阶段性走势特征明显。元宵节前,节日因素继续影响市场,市场供需整体偏弱,粉企多按需采购为主。节后,集团消费回升叠加玉米上涨带动市场预期,小麦市场成交亦逐步摆脱了之前的低迷状态,价格逐步回升。具体来看,一方面春节后贸易商出货压力下降,惜售情绪上升,市场卖压缓解。同时,各级储备拍卖成交渐趋活跃,部分出现溢价成交,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场信心。另一方面,节后玉米期现价格齐涨,部分地区小麦、玉米现货价差缩小至200元/吨以内,部分养殖企业开始询价小麦,推动小麦市场预期进一步改善。

价格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28日,河北石家庄地区普通小麦进厂均价为2430元/吨,较月初上涨50/吨山东济南地区为2430/吨,上涨30/吨河南郑州地区为2410元/吨,上涨30元/吨;商丘地区为2420元/吨,上涨30元/吨;江苏徐州地区为2470元/吨,上涨60元/吨;安徽宿州地区为2460/吨,上涨60元/吨。

面粉麸皮情况

春节后,面粉市场消费进入淡季,经销商按需采购,粉企库存消化较慢,粉价运行稳中偏弱。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显示,2月26日,受调查面粉企业开机率42%,月环比上涨4个百分点,同比持平。同期,华北黄淮制粉企业平均理论制粉利润-93,月环比下降58元/吨。其中,河北石家庄-99元/吨,山东济南-92.6元/吨,河南郑州-86.1元/吨。另据监测显示,截至228日,河北石家庄粉厂面粉出厂价为2680/吨,较月初下跌20元/吨;山东济南为2700元/吨,与月初持平;河南郑州为2680元/吨,与月初持平;商丘为2690元/吨,下跌20元/吨江苏徐州为2680/吨,下跌20元/吨;安徽宿州为2680元/吨,下跌20元/吨。

2月份,国内麸皮市场价格整体偏弱运行。节后,随着制粉企业生产逐步恢复,麸皮供应增加,而下游饲料需求增长有限,市场走货放缓,龙头企业下调麸皮价格刺激出货。价格监测显示,截至2月28日,河北石家庄麸皮出厂价格为1600,较月初下跌70元/吨;山东济南为1600,下跌70元/吨;河南郑州为1700元/吨,下跌40元/吨;商丘为1600元/吨,下跌60元/吨;江苏徐州为1640元/吨,下跌70元/吨;安徽宿州为1640元/吨,下跌80元/吨。

后市预测

小麦市场基本面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市场供需依然宽松。随着3月到来,各级储备小麦轮出规模将逐步增加,小麦市场供需偏紧局面亦将得到改善。从长远角度分析,小麦市场预计延续“政策支撑、弱需压制”震荡格局。供给方面,小麦市场供给充足,2024年产小麦量增质优,叠加往年陈麦结余及政策性粮源持续投放,市场流通粮源整体充裕。需求方面,面粉进入季节性消费淡季,面粉企业开机或维持低位,小麦需求难有明显改善。此外,202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1.19元/斤,观察前期小麦市场行情变化波动市场对此价格底部基本达成共识,并对市场心态形成有力支撑。需要注意的是,玉米市场持续表现强势,这仍会对小麦价格形成一定积极影响。当前小麦、玉米价差缩小至200元/吨左右,饲用替代优势逐渐显现。市场反馈,部分饲料企业已开始询价采购小麦,小麦饲用替代量有望增加,这一定程度也将为小麦市场提供支撑,有助于维持小麦市场相对稳定的价格格局。建议后期持续关注市场主体心态变化情况、玉米市场对小麦的影响、中储粮及省级储备小麦的购销情况以及新季小麦的生长情况。

玉米

市场行情综述

春节过后,玉米市场价格呈现出快速上扬态势。从供需结构来看,基层市场供给节奏与企业复工复产进程未能有效同步,致使节后玉米市场呈现阶段性供需偏紧格局。政策层面,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中储粮强化玉米收储工作,彰显了政策对市场的支撑意图。市场购销层面,随着粮价上涨,持粮主体基于预期上调产生的惜售心理与用粮企业为经营需求的补库操作,二者相互作用,也进一步增强了市场信心。

监测显示,截至2下旬,河南焦作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225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120/吨;山东寿光2240/吨,上涨150元/吨;河北秦皇岛2140元/吨,上涨80元/吨;锦州港主流收购价2110-2140/吨,上涨40元/吨;蛇口港二等玉米报价2230-2250元/吨,下跌20元/吨。

市场供应情况

2月份,国内玉米售粮进度同比偏快,市场供应压力明显降低。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估算,截至2月26日,东北三省一区售粮进度为69%,比去年同期高13%;华北地区玉米售粮进度约70%,同比提高9%。整体来看,产区余粮持续下降,后市供应压力明显减弱。截至2月底,华北玉米市场价格较年前普遍上涨200元/吨左右,市场追高热情依然高涨持粮主体惜售情绪比较严重。2月5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公告,对进一步做好玉米收购工作作出安排,强调要强化玉米收购统筹组织,多措并举提高企业收储建库的积极性。同时,中储粮集团也对玉米收购做出明确部署,截至2月下旬,中储粮共计发布公开收储库点206家,有效提振多元主体收购信心。

市场需求情况

市场反馈,节后生猪养殖端出栏积极性有所转强,生猪出栏节奏加快,而需求处于淡季阶段,市场购销清淡,供需利少,继续施压猪价。据饲料行业信息网统计,2月28日,主流市场外三元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4.76元/公斤,较月初下跌0.94元/公斤;内三元14.40元/公斤,下跌0.90元/公斤。养殖利润降低或使得生猪养殖转以控成本为主,饲料需求后期或难有较大幅增加。农业农村部数据,2025年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062万头,环比减少16万头,下降0.4%。能繁母猪存栏量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4.2%,产能正常,处于绿色区域,但该数据已出现两个月下降。深加工方面,行业需求整体偏强。淀粉深加工企业持续盈利,企业开机率季节性回升。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月26日,国内淀粉行业开工率65%,为近7年同期较高水平。其中,东北地区大中型企业开工率61%,华北地区73%。由于开工率处于高位,淀粉库存连续提高,2月26日国内深加工企业淀粉库存135.1万吨,月环比增加23.4万吨,同比增加33.2万吨,增幅33%。年后玉米价格快速上涨,亦支撑淀粉价格预期向好,预计将提振淀粉下游企业提货动力。2月26日,东北地区蛋白粉出厂价4650—4750元/吨,月环比上涨700—800元/吨:河北、山东蛋白粉出厂价4200—4300元/吨,月环比上涨400—600元/吨。

后期走势预测

节后玉米价格迅速攀升,市场预期持续升温,基层农户和贸易商的惜售情绪与用粮企业的补库需求相互作用,共同支撑着玉米价格在高位震荡。政策层面,中储粮继续增加收储库点,扩大收储规模,也在增强多元市场购销信心。但是,需警惕随着天气逐渐回暖,东北地区基层供应或出现季节性地增加,加之深加工企业淀粉库存连续提高,后期面临去库存压力,这可能对玉米价格上行构成一定制约。此外,当前小麦、玉米价差已处于小麦饲用替代边缘,玉米继续上涨将吸引小麦饲用增加,这也会挤压玉米需求空间。

稻谷

市场行情综述

春节过后,在市场供给减少、集体消费增加以及政策支持等利好支撑下,稻谷市场交易活跃度有所提升。大米品种、区域间走势分化,进口米低迷持续压制,国内中晚籼稻米、粳米行情强于早籼稻米,优质粮源延续强劲走势。

市场需求情况

元宵过后,加工企业复工,补库需求增加,另外餐饮补库、院校开学及务工人员返城,集中性采购预期增强,大米购销稳中向好。但国际大米价格持续下行,叠加进口量预期增长、地方轮出规模加大,对大米价格形成压制。截至2月底,南方中晚籼稻市场购销继续稳中向好,区域间走势有所分化。一方面,部分地区持续轮入补库,叠加优质原粮持续消耗,带动稻谷价格上行。另一方面,终端大米需求清淡,副产品价格不及预期,部分地区米企观望情绪渐浓,选择消化库存、以销定产。北方稻米市场稳中偏强走势明显。基层余粮持续消耗,加之米企备货补库需求推动,市场优质粮源收缩、供应趋紧,支撑长粒粳稻价格走高,圆粒粳稻和糯稻终端需求清淡,价格波动较小。

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月末,湖南长沙普通中等中晚籼稻收购价格为2650元/吨;广东广州3030元/吨,均与上月末持平;河南信阳2480元/吨,上涨20元/吨;安徽合肥2660元/吨,上涨60元/吨;江西南昌2620元/吨,上涨20元/吨;湖北武汉2660元/吨,上涨20元/吨。粳稻方面:黑龙江佳木斯圆粒粳稻收购价格2640元/吨,上涨5元/吨;江苏南京普通粳稻2900元/吨,上涨30元/吨;安徽合肥2940元/吨,上涨60元/吨;吉林长春2940元/吨,上涨40元/吨;辽宁沈阳2920元/吨,下跌20元/吨。

截至2月末,江西南昌晚籼米出厂价3860元/吨;河南信阳3890元/吨,均与上月末持平;广东广州4400元/吨,上涨20元/吨;福建福州4440元/吨,上涨80元/吨;湖北武汉4020元/吨,上涨20元/吨;湖南长沙3980元/吨,上涨100元/吨。粳米方面:黑龙江圆粒粳米出厂价3700元/吨,上涨60元/吨;吉林长春普通粳米4360元/吨,与上月末持平;江苏南京3880元/吨,上涨50元/吨;安徽合肥3780元/吨,上涨20元/吨。

国际大米情况

随着全球大米增产、供求持续宽松,2024年国际大米价格高位回落,并在9月印度贸易政策调整后加速了下滑速度,2025年国际米价延续跌势。截至2月末,泰国5%破碎率大米的FOB报价为431美元/吨,较上月末下跌了38美元/吨;越南5%破碎率大米的FOB报价为395美元/吨,较上月末下跌了20美元/吨;印度5%破碎率大米的FOB报价为408美元/吨,较上月末下跌了23美元/吨。

2025年全球稻谷主产国气候条件利好,同时由于2022年以来大米价格涨至高位,有效刺激农户种植积极性,2025年稻谷单产水平和种植面积均有提高,产量或再创纪录。美国农业部预计,2024/25年度全球稻谷种植面积16859.1万公顷,同比增加1.5%,单产4.72吨/公顷,同比增加0.43%;按出米率折算,全球大米产量达到创纪录的5.33亿吨,同比增加2.0%,将连续5年产量增加;消费量5.31亿吨,同比增加1.3%,供需将更加宽松;贸易量5830万吨,主要原因是印度出口量,预计将接近创纪录的2200万吨:期末库存1.82亿吨,同比增加1.2%。而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除2022/23年度外,近5年全球大米均产大于需,库存水平提高。

印度放开大米出口限制后,陈稻米库存充足、出口供应大幅增加,将进一步加剧国际大米市场竞争,同时主要进口国需求放缓,供需宽松格局下,价格仍有回落空间。

后市预测

后期来看,受天气逐渐回暖,湿度增加,加工企业储粮意愿有所下降,将加大出库力度;及春耕在即,农户销售粮食变现需求提高,市场供应或有所增加等影响,中晚籼稻价格上涨空间可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