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网站标识码:4100000074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大河网 访问量:91061669
地址:郑州市黄河路11号 电话:0371--65683887 备案序号:豫ICP备20007201号-1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432号
小麦
市场行情综述
3月份以来,随着各级储备轮换陆续展开,贸易商惜售情绪松动,小麦市场供需偏紧局面扭转。与此同时,面粉消费进入季节性淡季,小麦饲用转化规模有限,小麦市场价格承压重返震荡调整态势。
小麦生长情况
中央气象台监测,3月,北方冬麦区大部气温较常年偏高1-4℃,降水量有10-100毫米,大部土壤墒情适宜;1-3日、13-15日出现两次雨雪过程,利于增加土壤水分和小麦返青起身。1-3日寒潮降温期间大部小麦抗寒能力较强,低温持续时间短,未造成明显冻害;25-29日寒潮降温期间,大部冬麦区最低气温在2℃以上,且各地均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低温霜冻害,仅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局地小麦叶片有轻度冻伤,拔节期小麦穗发育未受到明显影响。华北中部月内降水量不足10毫米,中旬至下旬前期气温显著偏高且多大风天气,蒸散发较强,土壤表墒失墒较快,部分地区旱象露头。截至3月末,西北地区和华北大部冬小麦处于返青起身阶段,黄淮大部、陕西中南部、江淮和江汉进入拔节至孕穗期,西南地区大部处于抽穗开花期、云南进入灌浆乳熟期;发育期大部接近常年或偏早,甘肃东部、河北南部、河南西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偏晚4-7天。根据作物产量气象预测模型结果,预计2025年江苏小麦平均单产较上年增产幅度超过1.5%(增产年),其余主产省冬小麦平均单产增减幅度在1.5%以内(平产年)。
市场供需情况
3月份,国内小麦市场整体呈现多空交织、购销相持状态,粉企收购价格围绕小麦最低收购价窄幅整理。具体来看,首先面粉消费季节性淡季,粉企开机率普遍偏低,叠加麸皮价格持续走弱企业经营压力大,小麦采购策略趋于谨慎。其次储备粮进入集中轮换期,政策性小麦轮出供应压力增加,同时持粮主体惜售情绪有所缓解,提早出货腾仓布局夏收。市场供给整体充裕,用粮企业选择多元。再次随着玉米价格上涨,华北小麦、玉米差价缩小至100元/吨附近,小麦饲用优势显现,部分地区饲料企业开始增加小麦采购量,对小麦市场价格形成一定支撑。最后是当前小麦生长状况良好,3月底的冷空气对华北小麦生长影响相对有限,市场对未来预期持续保持宽松态势。综上所述,预计短期内小麦价格将继续保持区间震荡调整,涨跌幅度均较为有限。价格监测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河北石家庄地区普通小麦进厂 均价为2430元/吨,与月初持平;山东济南地区为2440元/吨,上涨10元/吨;河南郑州地区为2430元/吨,上涨20元/吨;商丘地区为2420元/吨,与月初持平;江苏徐州地区为2430元/吨,下调40元/吨;安徽宿州地区为2430元/吨,下跌30元/吨。
面粉麸皮情况
3月份,面粉消费淡季,粉企和下游经销商均维持低库存运转,企业低开机率、竞价走货。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显示,3月26日,受调查面粉企业开机率39%,月环比下降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同期,华北黄淮制粉企业平均理论制粉利润-119,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其中,河北石家庄-113元/吨,山东济南-136.2元/吨,河南郑州-106.7元/吨。另据监测显示,截至3月31日,河北石家庄粉厂面粉出厂价为2680元/吨,与月初持平;山东济南为2680元/吨,下跌20元/吨;河南郑州为2680元/吨,与月初持平;商丘为2700元/吨,上涨10元/吨;江苏徐州为2660元/吨,下跌20元/吨;安徽宿州为2660元/吨,下跌20元/吨。
3月份,国内麸皮市场购销清淡,价格继续偏弱运行。养殖需求平稳,饲料企业需求按需采购,麸皮市场整体呈供需宽松态势。随着天气转暖,麸皮存储压力上升,粉企促销去库存积极性较高。价格监测显示,截至3月31日,河北石家庄麸皮出厂价格为1500,较月初下跌100元/吨;山东济南为1500,下跌100元/吨;河南郑州为1590元/吨,下跌110元/吨;商丘为1500元/吨,下跌100元/吨;江苏徐州为1500元/吨,下跌140元/吨;安徽宿州为1530元/吨,下跌110元/吨。
后市预测
一季度小麦市场整体呈稳中偏强、局部窄幅波动态势。由于春节备货以及节后集中补库,加之玉米价格快速上涨和进口规模大幅萎缩等因素,一季度小麦市场购销博弈增加,小麦价格呈现阶段性活跃态势。小麦价格截至3月25日,河南小麦进厂均价1.19元/吨,较1月初上涨约0.008元/斤。一季度小麦市场价格阶段性走强的主要因素是以下几点:一是节后贸易商出货压力下降,惜售情绪上升,市场卖压缓解。二是节后玉米快速上升,部分地区小麦、玉米现货价差缩小至200元/吨以内,带动养殖企业询价小麦,推动小麦市场预期进一步改善。三是一季度粮食进口明显减少,利于国内粮食价格回升。根据海关数据,2025年1-2月小麦及小麦粉进口11万吨,同比减95.6%。预计二季度小麦市场将呈现“政策支撑、弱需压制”震荡格局。供给方面,小麦市场供给充足,2024年产小麦量增质优,叠加往年陈麦结余及政策性粮源持续投放,市场流通粮源整体充裕。4月至5月下旬期间,市场供给将以各级储备轮出和2024年产小麦为主。需求方面,随着气温不断攀升,面粉消费或更加低迷,面粉企业开机或进一步下降,加之新麦上市临近,小麦需求更难有明显改善。5月下旬至6月中旬,新季小麦将大量供应市场,市场供应由陈转新,小麦市场将很大程度由收购政策左右。
玉米
市场行情综述
三月以来,在基层余粮快速下降、中储粮政策性增储、玉米进口大幅萎缩以及中美贸易争端下的关税措施等因素的影响下,玉米市场购销情绪依然旺盛,价格呈现稳中偏强运行态势。
监测显示,截至3月下旬,河南焦作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2250元/吨,较上月同期持平;山东寿光2280元/吨,上涨40元/吨;河北秦皇岛2180元/吨,上涨40元/吨;锦州港主流收购价2120-2140元/吨,上涨10元/吨;蛇口港二等玉米报价2220-2240元/吨,下跌10元/吨。
市场供应情况
截至3月底,基层持粮主体手中余粮基本见底,市场供应压力进一步下降。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估算,截至3月27日,东北三省一区售粮进度为89%,比去年同期高10个百分点;华北地区玉米售粮进度约87%,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基层售粮进度持续偏快,3、4月份玉米季节性上量压力减轻,价格支撑力度增强。进口方面,玉米及谷物进口数量大幅下降,有助于国内粮食市场购销心理预期持续改善。海关总署数据统计,2025年1-2月我国玉米进口总量18万吨,同比大幅下滑97%。1-2月中国进口玉米、小麦、高粱、大麦累计298.79万吨,较2024年同期1301.39万吨,下降77.04%。统计显示,当前粮食谷物进口量已降至五年新低。与此同时,中美贸易争端下的关税措施也增加了玉米进口成本,对国内玉米市场形成持续利好支撑。
市场需求情况
3月份,养殖端供应压力仍存,养殖企业出栏积极,而消费处于淡季,市场供需格局持续宽松。不过随着生猪价格下落,部分养殖主体挺价心理增强,二育市场逢低补栏。据饲料行业信息网统计,3月30日,主流市场外三元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4.68元/公斤,较月初下跌0.08元/公斤;内三元14.28元/公斤,下跌0.12元/公斤。农业农村部数据,2025年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066万头,环比增长4万头,上涨0.1%。能繁母猪存栏量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4.3%,处于绿色区域。禽类方面,尽管蛋鸡养殖利润转亏,蛋鸡存栏仍维持增长态势;肉鸡养殖扭亏。从饲料生产形势看,1月至2月累计生产饲料4919万吨,同比增加10.9%,以此来看饲料市场需求趋稳。深加工方面,随着玉米价格高企,深加工进入亏损状态,不过企业开机仍处高位。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3月26日,国内淀粉行业开工率68%,环比上涨3个百分点。其中,东北地区大中型企业开工率61%,华北地区78%。深加工开工率高,淀粉库存连续提高,3月26日国内深加工企业淀粉库存136.3万吨,月环比增加1.2万吨,同比增加17.4万吨,增幅15%。预计进入4月后,气温将继续转暖,消费需求亦逐渐转旺,淀粉库存将会下降,支持淀粉价格也将有所上行。3月26日,东北地区玉米淀粉出厂价2600—2700元/吨,月环比上涨30—50元/吨;河北、山东蛋白粉出厂价2800—2850元/吨,月环比上涨20—30元/吨。
后期走势预测
进入3月下旬后,玉米价格有所回调。一是经过前期上涨,玉米价格已处于高位,部分贸易主体有落袋为安意愿,加之为夏收布局,有腾库需求。二是随着小麦、玉米价差缩小,小麦饲用替代优势显现,也压制玉米价格继续走强。但进入4月后,预计玉米价格将重回偏强走势的可能性较大。一是农民余粮较少,基层粮源供应下降,市场进入季节性上涨通道。二是玉米价格下跌后,部分贸易企业开始表现出较强的惜售情绪,支撑价格。三是政策性收购带来支撑,以及进口替代谷物供应减少,也利好后期玉米价格。
稻谷
市场行情综述
3月份,中晚籼稻和南方粳稻售粮高峰已过,受春节后加工企业补库和储备企业轮入影响,优质余粮供应阶段性偏紧,稻谷价格稳中有涨,优质优价特征明显。终端需求不旺,销区贸易商补库心态谨慎,米厂多按订单加工,米价稳中略降。
市场需求情况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部分地区地方储备轮出压力不断加大,加之4月初最低收购价稻谷启动拍卖,市场供给更加充足。中晚籼稻市场购销平稳,价格总体稳定,因余粮持续消耗,优质优价特征明显。而当前大米市场处于传统消费淡季,销区走货不畅,销售行情阶段性承压。加之2025年以来国际米价持续下跌,进口粮源陆续增多,对国产米价格也形成一定压制。终端需求不旺,销区贸易商补库心态谨慎,米厂多按订单加工,米价稳中略降。
监测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湖南长沙普通中等中晚籼稻收购价格为2650元/吨;广东广州3030元/吨;江西南昌2620元/吨;均与上月末持平;河南信阳2520元/吨,上涨40元/吨;安徽合肥2700元/吨,上涨40元/吨;湖北武汉2750元/吨,上涨90元/吨。粳稻方面:黑龙江佳木斯圆粒粳稻收购价格2670元/吨,上涨30元/吨;江苏南京普通粳稻2890元/吨,下跌10元/吨;安徽合肥2880元/吨,下跌60元/吨;吉林长春2940元/吨;辽宁沈阳2920元/吨,均与上月末持平。
截至3月末,江西南昌晚籼米出厂价3860元/吨;河南信阳3890元/吨;广东广州4400元/吨;福建福州4440元/吨;湖北武汉4020元/吨;均与上月末持平。湖南长沙3935元/吨,下跌45元/吨。粳米方面:黑龙江圆粒粳米出厂价3705元/吨,上涨5元/吨;吉林长春普通粳米4360元/吨;江苏南京3880元/吨;均与上月末持平。安徽合肥3800元/吨,上涨20元/吨。
国际大米情况
国际米价持续回落,价差优势下进口增加。因供给增加、需求放缓、出口竞争加剧,国际大米价格持续回落,泰越米价已回落至2022年印度限制大米出口前的水平。监测显示,截至3月末,泰国5%破碎率大米的FOB报价为423美元/吨,较上月末下跌8美元/吨;越南5%破碎率大米的FOB报价为401美元/吨,较上月末上涨6美元/吨;印度5%破碎率大米的FOB报价为396美元/吨,较上月末下跌12美元/吨。相较于国内籼米批发价格,进口大米到港完税成本低300-800元/吨。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2月份我国大米进口量为11万吨,同比增加38.2%;2025年1-2月我国进口大米28万吨,同比增幅28.3%。进口来源以泰国、缅甸、印度、越南为主,且占比较为平均。
稻谷收购及早稻生产建议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截至3月7日,全国秋粮累计收购量超3亿吨,相当于产量的60%,收购整体进展顺利。中晚稻旺季收购已于2月底圆满结束,共收购1.05亿吨,市场价格总体平稳,优质优价特征明显。其中,累计收购最低收购价稻谷711万吨,占稻谷收购总量的7%,在坚持市场化购销的同时,有效发挥了政策托底作用。
中央气象台消息,截至3月25日,江南早稻处于播种出苗期,华南大部处于播种出苗至三叶期,华南南部部分进入移栽返青期,海南处于拔节至孕穗期。云南、四川东部和南部、重庆一季稻处于播种出苗期,云南南部进入三叶期。江淮南部、江汉东部、江南和华南北部等春播区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避开较强降水和低温时段做好春耕整地、早稻播种育秧,及时排湿降渍;已播早稻地区加强秧田水肥管理,做好育秧护理,防范强对流天气,培育壮秧。
后市预测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部分地区地方储备轮出压力不断加大;以及4月1日最低收购价稻谷启动拍卖,市场供给更加充足;2025年以来国际米价持续下跌,进口粮源陆续增多,预计短期内稻米市场延续稳中偏弱走势。